本部大樓及孔慶熒樓簡史


本部大樓

屹立薄扶林山腰的香港大學本部大樓是港大的首座建築物,是港大的象徵地標,其經歷百載歲月,見證港大以及香港一個世紀的發展與變遷。

本港大學教育發源地
本部大樓(1910年代)
圖中可見當時孔慶熒樓仍未興建,本部大樓正門接連長長的階梯。




英國政府於十九世紀中取得香港這片殖民地的時候,香港只是中國南方一個荒涼落後的小源村,英國人於1842年取得香港島後便宣佈香港成為自由港,是為「開埠」。英人在港經營轉口貿易生意,並在這南方小島上建設維多利亞城。香港經濟日漸增長,亦較戰火頻仍的中國內地安定,吸引內地人口南遷,帶來大量人力及資源,進一步加速香港發展。

至二十世紀初,時任港督盧押(Lord Frederick Lugard)於1908年1月17日決定在香港設立一所大學,得印度商人麼地爵士(Hormusjee Naorojee Mody)、兩廣總督張人駿、太古公司、省港工商界、英國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資公司的捐款,成功籌組資金興建香港大學。

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就是這片殖民地第一所大學學府的首座建築物。盧押於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學的奠基儀式,摩地把金灰匙交到盧押手上,後來此金灰匙至1948年方由盧押後人送還港大,奠基時所留下的輕微彎曲仍清晰可見。本部大樓最終於1912年完工,3月11日正式啟用,並舉行正式的創校典禮。同年,首屆港大學生入學。





本部大樓的初期設計及用途

本部大樓(1946年)
圖中可見經歷二次大戰戰火的本部樓損毀嚴重,樓頂全毀。

本部大樓由利安建築事務所(Leigh & Orange)的Alfred Bryer設計,採用愛德華巴洛克式風格(Edwardian Baroque style)建築,有兩層高的巨型愛奧尼柱式(Ionic Order,希臘古典建築的三種柱式之一)、舍利安那式拱窗(Serliana windows,帕拉第奧式建築特色之一)、文藝復興(Renaissance)風格的花崗石柱,頂層四角有塔樓,遮打爵士於1930年所捐贈的鐘樓亦置於大樓樓頂。建築物料主要採用紅磚及花崗石。結構上,本部大樓倚山而建,兩翼樓層面積依山勢遞減,而形成「E」字形佈局,當時只有兩個庭園,種植棕櫚樹。

當時,本部大樓就是港大所有設施的所在,包括教學課室、圖書館、教職員辦公室、醫療室、理髮室、專用郵局。本部大樓的頂層亦一度充當過學生宿舍,作為學生的住處。可想像當時港大師生的學習、工作、日常起居生活都在本部大樓中渡過。

1923年2月,孫中山就在大禮堂(Great Hall,陸佑堂前身)發表演說;1935年,五四代表人物胡適亦在港大接受博士學位並發表演說;1939年,18歲的張愛玲入讀港大文學院,也就是在本部大樓學習,逗留兩年,直至日軍侵佔香港才離開,其作 《小團圓》及《燼餘錄》便描述戰時的港大氣氛。

二次大戰受損 戰後復修擴建

1941年,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本部大樓一度被徵用作醫院,後來受戰火波及,港大停止辦學。傳聞稱本部大樓的樓頂被日軍拆去作生火材料。港大校長賴廉士(Lindsay Ride)描述當時的情景時稱:「大學的建築物只剩頹垣敗瓦,屋頂毀透,一切儀器、傢具、門窗、樓梯、地板都蕩然無存。」從歷史相片可見當時本部大樓的損毀相當嚴重。

戰後,香港經戰火摧殘,百廢待興,香港大學亦隨即重修校園,於1946年宣布復學。戰後的香港亦在此時復甦,經濟與人口急速增長,港大的收生人數亦大增,五十年代期間,由戰前大約500名急增至1961年的2000名。隨著學生人數增長,港大校園需要更多空間容納倍增的學生,除了增建幾座教學大樓外,亦於1952年起在本部大樓進行一連串擴建工程,使其面積增加一倍至現時的規模。

本部大樓,1977年。
經擴建的本部大樓有四個庭園,成「田」字形佈局。
擴建工程後,本部大樓向南擴展,增加南部兩個庭園(現時有水池的兩個),連同原設計的兩個庭園(植有棕櫚樹的兩個),形成「田」字形佈局;又在大禮堂增設舞台,易名陸佑堂(Loke Yew Hall),紀念大學創建時主要贊助人之一馬來西亞僑商陸佑;並加建一層。

八十年代列入香港法定古蹟

香港在六十年代後起飛,工商業發展繁盛,至六、七十年代戰後嬰兒陸逐長大成人,當中精英入讀港大,人才輩出,在學時成就了香港學生運動的火紅年代,畢業後不少人成為政、商、專業、學術、文化等界別的領袖。本部大樓就是孕育這些人才的校園空間,也是見證這香港和港大發展史的建築。

1984年6月15日,香港政府將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列為香港法定古蹟,自此受《古物及古蹟條例》保護,進一步肯定其人文價值。


孔慶熒樓

至於與本部大樓正門相對,卻一直較少人關注的孔慶熒樓,其實是一座與本部大樓關係相當密切的建築物。

與本部大樓相配合的設計

1919年的孔慶熒樓
可見其背後的本部大樓
孔慶熒樓原名為同學會大樓(The Union Building),由遮打爵士、佐敦教授以及其他人士捐款興建,1912年2月由時任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主持揭幕儀式。大樓設計與本部大樓同樣採用愛德華巴洛克式風格,所採用物料及顏色亦相近,可見設計者希望其與本部大樓相配合的心思。


港大學生會的搖籃

自落成起至1949年,至1949年新學生會大樓(現Library Extension)建成之前,一直是香港大學學生會的棲身之處,較同學會大樓可謂港大學生會初期發展的據點,是香港專上學生組織的搖籃。這亦可見同學會大樓與本部大樓的分工,學生在本部大樓上課後,便可在幾步之遙的同學會大樓參加學生活動。,在圖書館旁三層高的。

此後,同學會大樓一度改作行政用途,又於1962年加建東翼,1974年改為教職員聯誼會。1985年,在本部大樓被列為法定古蹟的翌年,同學會大樓亦被港府列為法定古蹟。1986年,香港大學將其易名為孔慶熒樓,以感謝孔慶熒對大學的捐獻,後來轉由文學院音樂系使用,至今音樂圖書館仍在其中,另有部份改作行政用途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